京華時報 李秋萌
2009年我國新醫改啟動,為期3年的第一階段工作已經結束。今年是新醫改承前啟後的關鍵年,也是全麵實施“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開局之年。
昨天,國務院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明確將以建設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為核心,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製的基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保持醫改基本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著名醫院管理學專家王健康表示,與前一階段醫改工作相比,今年的醫改任務有三個特點:
>>特點一
多類大病納入保障
在已取得保障人群廣覆蓋的基礎上,加大了保障內容的深度和重度,如指出了包括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尿毒症等八類大病保障,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範圍。提出了對包括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難群體救助。
>>特點二
公立醫院不賺藥錢
作為新醫改中的難點內容,對處於改革深水區的公立醫院明確了補償內容、細化了投資方向及更具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虧損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
>>特點三
全科醫生充實基層
為構建合理有序的就醫體係、使優質醫療資源能下沉到社區,方案明確了加強基層的服務能力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在“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全科醫生規範化培養”、“實施2萬名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等政策保障下,在提高處於醫療金字塔底座的基層醫療水平的同時,達到“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最終實現切實吸引百姓就近就醫的目的。
藥品質量公告將定期發布
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製,選取臨床使用量較大的藥品,依據主導企業成本,參考藥品集中采購價格和零售藥店銷售價等市場交易價格製定最高零售指導價格。完善進口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管理。
完善醫藥產業發展政策,規範生產流通秩序。促進藥品生產、流通企業跨地區、跨所有製的收購兼並和聯合重組。鼓勵零售藥店發展,並按規定配備執業藥師。
完善藥品質量標準,提高仿製藥質量水平。實施新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修訂並發布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定期發布藥品質量公告。嚴厲查處製售假藥等違法行為。【詳細】
公立醫院今年將取消藥品加成
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政府投資購置的公立醫院大型設備,按扣除折舊後的成本製定檢查價格。完善縣級公立醫院藥品網上集中采購,推進藥品帶量采購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壓縮中間環節和費用。【詳細】
(文章來源:騰訊網) |